第41期理解未来讲座

未来论坛
2018年06月10日 (周日) 13:00 — 16:40
上海 上海市 浦东新区 上海纽约大学(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55号)
  • 详情

经过60余载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工智能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那么人工智能之后会是什么呢?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年仅14岁的巴西高位截瘫少年,身披“机械战甲”,开出了这一全球盛宴的第一脚球,数十亿人为之欢呼。这一脚开球不仅开启了整个巴西世界杯,更开启了人类的新时代,或许我们将由此走向一个“人机融合”的新未来。

计算神经科学、微电子和神经生理学等领域的最新进展显示出计算机和生命体之间的融合已成为可能并日趋明显。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神经技术的突破使得脑与计算机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脑机融合及其一体化已成为未来计算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如何让生物脑(生物智能)与机器脑(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并协同工作,是当前人工智能与脑认知科学交叉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期讲座邀请到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脑机融合与生物机器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潘纲教授,为公众分享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的最新进展,探讨新型人工智能形态——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

脑机接口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等等的交叉学科。近年来,脑机融合应用在医疗方面的案例越来越多,实际上健康医疗保健可能是脑机融合最早打开局面的方向。我国是癌症发病大国,每年新发癌症人数超过400万。在免疫治疗与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成为肿瘤治疗新方向的背景下,“人机融合”的新未来,是否能够为免疫疗法提供更多可能呢?

免疫治疗为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根本上的转变,但也产生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例如具体哪些患者会从现有的免疫疗法中受益?对肿瘤测序,CRISPR筛选,和大数据挖掘这三项重要技术的研究在回答癌症免疫学和免疫治疗中的这些重要问题上发挥着什么样的关键作用?本期讲座还将邀请到哈佛大学与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统计,生物统计与计算生物学终身教授,Dana-Farber 功能性癌症表观遗传学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刘小乐(Shirley Xiaole LIU),介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工作原理,讨论如何将肿瘤表达谱、CRISPR筛选,和机器学习用于回答癌症免疫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为肿瘤找到最佳的个性化复方治疗方案。

显示全部

支付


请确认您的支付状态